《医疗惠基层》项目

项目背景: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直存在“头重脚轻”之痛,优质医疗资源、专业医务团队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伴随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基层医疗的诊疗水平已远不能满足患者对于健康的需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一同向大型医院集中,医疗成本增高,专家资源“一号难求”,基层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显,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加暴露出了基层医疗卫生的短板。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等多种项目协作方式开展基层帮扶,协助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推动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公共卫生人才缺乏、医疗资源设施设备滞后的现状,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响应国家强基层、建机制号召,完善医疗体系建设,北京德诺公益基金会将于202X1-202X12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医疗惠基层公益活动。

本项目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搭建医疗机构互帮互助的桥梁,落实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国家战略,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的形成。


开展周期:20226-20246


学科领域/方向:血管疾病相关


开展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东北和西北七个地区,进行多场次开展。


项目内容:

  ① 人才培养:邀请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开展学术培训活动

  ② 技术指导:委派临床技术骨干,到基层单位开展新技术指导

  ③ 患者关爱:针对当地疾病谱,邀请专家走进社区,进行疾病科普及义诊活动

  ④ 物资捐赠:助力完善基层物资保障体系,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因硬件设施及资源短缺造成的服务能力低下问题,根据各地方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相关医疗物资捐赠。


导师筛选标准

 带教医师级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

② 讲课医师级别: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以上级别


帮扶对象:

  ① 基层医院相关专业科室医护人员

  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


项目流程:

资助方根据项目公示提出资助意愿

基金会与资助方确定一致目标

双方签署《捐赠协议书》

基金会接受捐赠,设立财物专项账户,专款专用

项目开展

基金会指派专人负责对项目开展进行监管

基金会定期跟进项目情况并进行公示

项目完结,基金会向捐赠方反馈项目报告